document.write('
')
教育局詳解:青島5所高中外遷詳情 2016年完成搬遷
今后,黃島、城陽和即墨的高中生將也有機會就讀市區的知名重點高中,實現教育資源共享了。11月12日下午,青島市教育局基建辦主任劉國楓做客“在線問政”網談欄目,針對青島市市民普遍關心的五所高中的搬遷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劉國楓稱,青島市有五所高中計劃于2016年在遷入區招收部分生源,部分學校計劃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青島6中(青島美術學校)、9中(青島外國語學校)將遷到開發區,19中將遷入即墨,39中和實驗高中將遷入城陽。
校園面積小、配套不全、難擴容 青島五所高中將搬遷
據了解,目前青島市區內共有13所市屬普通高中,5所高中搬遷將意味著今后市區內有接近半數的學生將要到黃島、城陽和即墨就讀高中。這對于很多砸重金買下學區房的家長來說的確是個不小的打擊,他們因此對五所高中的搬遷表現出不理解。針對此種情況,青島市教育局基建辦主任劉國楓給予了詳細的解答。
劉國楓介紹,目前青島市區內的13所市屬普通高中除青島2中外,其余12所均建于上世紀20年代和50年代,校園面積狹小、基礎建設空間不足、現代教育設施配套不到位。其中,青島6中占地面積僅有13.7畝、青島39中占地面積28.35畝。
因校園面積狹小,建設規模不足,占地面積不達標,山東省辦學標準規定的體育場館以及其他教育教學設施在這五所高中極度匱乏,這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自主發展,影響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如果在原址基礎上實施改擴建,需征用學校周邊土地。而實際情況是,這五所高中均位于市區繁華地帶,拆遷成本太高,實施難度較大。且由于學校面積有限,沒有配建學生宿舍,每天家長接送孩子造成的交通擁堵及由此造成的家庭支出,給家長帶來的生活和工作的不便,已經成為一個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因此經過慎重考慮,才將在黃島、城陽和即墨選址建設新校區。
新校區將配建高標準的學生宿舍以及完備的現代教育設施配套,為學生的創新發展、多元化發展提供更多實踐機會。
搬遷高中將優先滿足市區居民上學需求 同時接收遷入區生源
此外,關于五所高中搬遷后的招生問題也是家長們關心的熱點話題之一。據了解,目前青島市的高中招生有著嚴格的地域劃分,青島市內三區為一個招生單元,其他四市三區也都僅在本區域內招生,不允許學生跨片區報考高中,只有嶗山區每年有50個名額可以報考青島2中。
據劉國楓介紹,五所高中搬遷后,將打破青島市傳統的招生概念,這五所普通高中建成后,除面向市內三區招生外,也將在學校所在區市招收部分生源。這將會擴大市區優質的高中資源,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但招生人數須與當地政府協商確定,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政策。
此外,新校區建成后將仍然面向市區招生,優先滿足市區居民的上學需求。
新建校區將配建高標準學生、教師公寓 配備學生班車
五所高中搬遷的大勢已定,關于新高中的校址問題也是家長們關注最多的話題。據劉國楓介紹,青島實驗高中選址位于城陽區城陽街道辦事處,青威路以東,碩陽路以北,南臨虹子河水庫,仲村與西旺疃社區北側,占地面積276畝。
青島6中(青島美術學校)新校區位于開發區青島國際生態智慧城范圍內,柳花泊地塊,華林村以南,朱宋路以西,淮河路以北,規劃柳花泊5號線以東,占地面積263畝。
青島9中(青島外國語學校)新校區位于開發區中德生態園以東,團結路以西,規劃富源一號路以北,占地面積263畝。
青島19中新校區位于即墨市鰲山衛鎮,鶴山路以南,新河莊村以西,東至科研七路,南至姚家山路,占地面積276畝。
青島39中新校區位于城陽區惜福鎮街道,鐵騎山路以南,千禧國際村以東,占地面積276畝。
這五所學校建筑面積均為11萬平方米,計劃投資7億元,預計2016年招生,2015年部分學校建成并投入使用。
劉國楓在訪談中介紹,由于五所普通高中距離中心城區較遠,學校在建設規劃之初就考慮了師生的實際需求,為每一所學校建設了設施一流、配套齊全、環境優美的宿舍,完全可以滿足所有學生的住宿要求。同時也充分考慮了部分師生的需求,將配備學校班車、配建教師公寓,切實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師生的后顧之憂。(實習記者 王亞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