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內容摘要:章培恒先生針對長期以來大學學科造成文學史研究的古今分野而發出打通古今的呼吁,憑這“整體”觀念把中國文學史納入世界文明史進程,實即把中國文學看做世界文學的一部分,同時也完成了文學史的現代與傳統的對接,樹立了漢語的主體性。促使他提出打通古今文學的,正如《宏觀與微觀》和《鴻溝》等文中一再表明的,是針對當時學界流行“斷裂”或“飛躍”的說法:“對中國現代文學與古代文學的關系,有的學者說,五四新文學的出現是中國文學傳統的斷裂。近年來文學與文化的跨界研究方興未艾,《新著》的《增訂本序》說:對于不少學者指出“光從文學來研究文學是不夠的,必須從文化的總體發展中來研究文學”。
關鍵詞:文學史;先生;研究;演變;中國文學;觀念;人性;文化;古代文學;小說
作者簡介:
章培恒先生針對長期以來大學學科造成文學史研究的古今分野而發出打通古今的呼吁,憑這“整體”觀念把中國文學史納入世界文明史進程,實即把中國文學看做世界文學的一部分,同時也完成了文學史的現代與傳統的對接,樹立了漢語的主體性。古今演變蘊涵著對于全球化境遇中的中國文化走向的回應與前瞻,對于新時期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章先生關于中國文學研究打通古今的論述,見諸《關于中國文學史的宏觀與微觀研究》(下稱《宏觀與微觀》)與《不應存在的鴻溝——中國文學研究中的一個問題》(下稱《鴻溝》)這兩篇文章,1999年初先后在《復旦學報》和《文匯報·文藝百家》上發表。同類文章可能還有,而兩文收入先生自定的《不京不海集》中,應當是他最為重視的。他在《鴻溝》中說:“在中國文學史的宏觀研究中,除了必須重視文學觀念以外,把中國所謂古代文學與現當代文學的研究打通,似已成為當務之急。否則宏觀研究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宏觀研究”(《不京不海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頁574)。這對當時學界具振聾發聵之效,在這些話中我們可體會到某種緊迫性,今天略可告慰先生的是,打通古今或古今演變幾乎已成為文學史研究者的常識了。然而就在這一年不幸章先生患上了癌癥,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先生面臨一種學術與生命的緊迫性。的確,長期在古典文學領域里耕耘,一旦提出打通古今必然也給自己帶來挑戰和壓力,如收入《不京不海集》中的幾篇文章《魯迅的前期和后期——以“人性的解放”為中心》《重讀〈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關于中國現代文學的開端——兼及“近代文學”問題》(下稱《開端》)都與現代文學有關,雖然為數不多,卻涉及現代文學與古今演變的方向性問題,十分寶貴。從時間上看,這三篇文章寫于2001年,都是在患病之后所完成的,由此也可看到某種緊迫性?! ?
與“古今演變”的宏觀研究一起,章先生提出了中國文學史的“整體”觀念:“就中國文學史研究來說,我認為宏觀的研究顯然是滯后了,目前非大力推進不可”(《不京不海集》,頁569)。事實上提出古今演變是以他對中國文學史的“整體”把握為基礎的。從學術譜系來看,眾所周知章先生最初師從賈植芳先生學習現代文學,被打成“胡風分子”之后又師從蔣天樞先生學習古典文學,因此他本來就通古今。雖然自1980年代起所發表的大量學術著作主要是在古典文學研究方面,實際上他對中國現代文學和外國文學都有深厚的學養。這里舉一個我個人接觸的例子。2007年我完成《革命與形式——茅盾早期小說的現代性開展》一書,請章先生賜序。出版社催得緊,他很快就寫了。這并非一般推獎學生之作,文中言簡意賅地論及茅盾小說創作的特點及其接受過程中與意識形態的糾葛,還引用了未為學者注意的1936年魯迅給胡風的一封信,關于茅盾創作提出了包括風格及其與其他作家區別在內的三個問題,對于中國現代文學批評也帶有某種普遍意義?! ?
“我在上初中時就讀了茅盾的不少小說,而且頗為喜歡”,章先生在序文里說,事實上不僅對茅盾的小說,這篇2500字的短文體現了他對現代文學的宏觀觀照。在這里我還想補充一句,這篇序文是章先生在華山醫院病床上寫的,至今難忘我在他病床之前作不情之請的情景?,F在這本《革命與形式》已被翻譯成英文,荷蘭博睿(Brill)出版社已列入明年出版計劃,如果先生在世,一定會感到高興的?! ?
章先生曾打算寫一部中國現代文學史,可惜沒能如愿。他的病情時有反復,但有所好轉就全力投入與駱玉明教授合編的《中國文學史》(1996年出版)的修訂工作,該書在2007年出版,即《中國文學史新著》增訂本,其后又有所修訂,2011年出版了增訂本第二版。此書凸顯了章先生的古今演變的觀念,如書前《增訂本序》說:“我們的基本寫作原則——文學發展與人性的發展同步,文學內容的演進是通過形式的演進而體現出來的——固然一如既往,但也對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盡可能地顯示中國文學的前現代時期所出現的與現代文學相同的成分及其歷史淵源?!保?)可見在原先架構的基礎上體現古今演變成為“新的要求”。因此今天我們學習章先生的古今演變的思想,除了有關的理論性闡述,這部《新著》也是一座充滿具體例證與實驗精神的豐富礦藏?!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