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近日,四川省計算機學會高職高專分會2021年學術交流會順利召開,會議由四川計算機學會高職高專分會主辦、雅安職業技術學院承辦、達內教育集團作為支持單位。達內教育集團董事長助理、院校合作總經理高瑋受邀出席并作《共建產業學院,服務產業智能發展》主題報告。
四川省計算機學會秘書長宋昌元、四川省計算機學會高職高專分會理事長劉忠、雅安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春模、雅安市科協主席趙雅玲等出席并圍繞國家新基建背景下職業教育各專業數字化改造的主題發表講話。
高瑋坦言,達內教育集團發展的19年,恰好是中國信息技術產業、互聯網、移動互聯產業蓬勃發展的19年,達內躬逢其盛?!笆奈濉遍_局之年,達內一直積極主動與高校開展校企合作,旨在通過校企合作推動共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一批領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以產教融合的模式推動我國計算機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與學校共同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為地方經濟服務。
高瑋介紹,早在2018年,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聯合達內教育集團啟動了“AI+智慧學習”共建人工智能學院項目,該項目是聚焦我國人工智能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第一個“產教深度融合”項目,也是教育部十大產教融合大平臺+合作項目之一。目前,通過申報答辯獲得建設資格的學校有90所,在浙江財經大學、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紅河學院、棗莊學院30余所高校完成了階段性建設。
高瑋指出,職業教育已經進入到4.0時代,即企求職者希望至少擁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專業技能。達內從T型人才培養升級到π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在“寬知識、深專業”的基礎上,形成硬能力“尖角”打造多專多能人才。達內以職業為樞紐,持續鏈接學生、高校和企業,從“職業勝任力”、“職業競爭力”、“職業發展力”三個維度能力進行培養,為社會提供多門知識交叉融合的高級復合“π型人才”。
會議期間,參會專家就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5G通信技術等快速發展的當下,如何整合學科和專業資源,推動計算機學科與各科交叉融合,賦能傳統展業,培養數字化人才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交流。高校代表、行業專家也來到達內展臺,詳細詢問了達內計算機設備建設、課程模式、產業學院建設情況。
達內教育集團旗下高慧強學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致力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多元主體下新工科生態體系建設,培養適應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創新技術人才的專業機構。
高慧強學以新工科專業為基礎,面向全國高校,整合達內教育集團資源和模式,提出教育服務“十三條”,從師資培養、課程體系建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協同育人基地搭建、就業創業指導以及產學研服務平臺等方面為高校提供多維度一體化教育教學服務。以“共建專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 “共建產業學院”等模式為合作載體,構建校企優質教育資源與產業資源和海外資源的融合與對接平臺,助力中國產教融合新發展,為高等教育改革與創新貢獻企業力量